
范文澜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分量的话:“初唐的欧、虞、褚、薛,不过是二王书体的继承者;到了盛唐,颜真卿才真正成为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。”这句话点出了一个道理:颜真卿的书法不是简单的仿效前辈,而是在盛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可以说配资网站炒股,颜真卿的楷书是盛唐真书的集大成之作。
说到颜真卿的楷书,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雄健端庄、气度正气。结字上,他打破了初唐楷书那种瘦长的趋势,发展出方中带圆、方正而不呆板的字形,整体外松内紧、刚柔并济。用笔以中锋运笔为主,笔触浑厚大气,显得遒劲有力,充满筋骨之力。
“字如其人”,这也是颜体书法的核心特点之一。颜真卿本人一生勤政爱民,曾经出兵平叛,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。他为人正直廉明,始终把国事放在首位,甚至在战乱与危难时刻,敢于承担责任,展现出高尚的品格与刚烈的气节。
展开剩余68%正是因为“书为心画、字如其人”的道理,后世学习颜体书法的人,除了临摹字形与笔法,更要理解颜真卿的品格与一生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到了清朝,有一位被乾隆皇帝盛赞为“品学兼优”的人,被誉为清代颜体第一人。他就是状元郎梁国治。梁国治为官清廉,仕途平实,但他死后却连安葬的费用都支付不起,乾隆皇帝特地赐他丧葬银一千两,并评价他“品学端醇,小心谨慎,扬历中外”。
梁国治为人处事低调低调,但在文化方面却有极高的贡献。他参与编纂《四库全书》,与纪晓岚等人共同完成这一宏伟工程,梁国治也因官职高而极具影响力,后来担任军机大臣、东阁大学士,可以说是当时权势显赫的人物之一。
然而,在中国书法史上,梁国治的名字并不被广泛熟知,学习颜体的人也不多,留存下来的作品也很少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篇《千字文》小楷,就是他的一件代表作。整篇书法字体端庄圆润,结构紧密,笔画刚劲,展现出典雅的颜体风格。尽管清代盛行的字体是馆阁体,很多书法家认为馆阁体缺乏艺术性,但梁国治这篇《千字文》却打破了馆阁体的束缚,让人从中看到他与颜真卿相似的气质与风骨,可以说是清代颜体书法中的上乘之作。
对于初学颜体的人来说,梁国治的这篇《千字文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。它的书风符合现代人的审美,清秀端庄,易于模仿与学习。能以这种风格来入门颜体,既能领略颜真卿的笔法,也能感受到一种稳健庄重的气质,谁不喜欢这样的作品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先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